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課後情


課後情

201919日展開一段準備到照護界遊玩的課程。在這204小時的課程裏每一課都為我帶來對照顧老弱病者新的知識和舊的基本認知,也要為自己寫下不缺課,不遲到,不早退的記錄而喝采全日上課是從早上九時到下午六時,一小時午膳,這樣的有時序,這樣的有規規矩,這樣的困頓已是忘年的舊時情。也鈎起對現在莘莘學子面對沉重學習壓力的理解,但不能逃避反而應該珍惜這不能逆轉的學生時代。

有所謂久病成醫感恩在過去的歲月裏沒有太大的病痛,營役半生現在很充實地享受一個無奈的歇息。第一課是要解讀人體基本結構的12個系統自此,每當新聞報導死傷病者的情況時便更快理解致命或致病的臟器流程,甚或醫管局為何預先制定措施,做好防控疾病,減低住院率減低醫療負擔,務求對病者、醫者甚至照顧者都有好處

課程設計是要在短期的專業培訓照護人員去支援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的護士分擔一些相對風險較低的照顧工作,例如扶抱病人從床轉到輪椅高背椅、洗澡車進行口腔清潔、餵食、沐浴。另外,替偏癱病人換衫褲、換尿片、換床單等;還有探病時掛在床尾的牌板,現在知道它是記錄病人的生命表徵資料,對醫生決定如何給予病人適切治療提供很重要的數據。SARS,禽流感,入隔離病房一身保護裝備場面令人心情凝重,如何按程序正確穿上和除下全套保護衣和進行4次洗手7式動作對我來說以上課程內容給我的確是前所未有的體驗。於埋床實務中,看著大家由開始「甩34」,「錯56」經過多輪演練到後來「接78」,在沒有10成把握的情況下,戰戰兢兢的步進考場,來一次真實的試練,結果待續

新的際遇新的組合,新的人緣,每個人有自己的性格和際遇,形成目前面對的客觀情況。21位學員由陌生開始會從有形的語言制式無形的思維感覺結成獨特的環扣組成幾個相投的小組,或稱飯腳。既有相投,自有不相投,偶有相左的情況,猶幸大家心知「忍讓」只是204小時,「實務考試」家家有求,才不致初則口角,繼而動武。反而造就好幾段有後續的朋情,實屬可喜。

課程中亦安排一題「個人素養」,報讀者大部份是年過18甚至半百,性格已成定局,要從良扶正便要下很大的決心。然而目前這個世代,「自我」膨漲過度,「我唔駛你教我做人處事,只問我嗰刻Like Like」,對傳統的、舊有的、基本的人格素養在課程內容中重提,對我是「本該如此」,但可是現實職場並不如此。唯有說好自為之,成敗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