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一壺水


一壺水

城市人確實太方便,一按掣,自來水便源源不絕,冷的熱的,適隨尊便,在困乏的景況下,給你一壺五磅裝的熱水,要你用來洗澡,倒費思量。

 
就在早前的尼泊爾之旅,旅館設於海拔2,200米的山上,既要觀賞亞爾卑斯山的日出,冷一點,早一點,不是問題。只是看見那浴室的儲水式熱水爐,簡陋,不停滴水,外面天氣寒冷,倘若一不小心著涼,往後的旅遊心情將大打折扣,可是整天走動,入夜途中更雨綿綿,不清潔身體如何入睡,唯有乾洗…

 

怎麼平時快速煮沸的電壺煲那麼久沒動靜呢? 原來是外在溫度低。好不容易才煲熱一壺水。行動前必需好好部署程序,從那部位先洗,對於每天習慣洗頭的我是不可能的了,我先將毛巾用冷水弄濕一半,才將壺內熱倒在毛巾上,然後先洗面頸,腋下手臂,身體,大腿至腳,清洗毛巾再做一次。

沒想到一壺水可粗略完成一個沐浴,如果是你又會怎樣乾洗呢?

 

突然很感恩家裏提供源源不絕的煤氣熱水爐,還有那稱心有力的花洒。

10 則留言:

  1. 想起歌神的制水歌……又制水,今晚點沖涼,成晚乾蒸真正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點只呀, 當地五星酒店會突然熄燈,漆黑一片,好在三分鐘後再亮,哈哈! 我想現在的尼泊爾比三五七年前已進步很多。

      刪除
    2. 你當自己去露營吧,哈哈哈!

      刪除
  2. 想某些中國的落後地方在今日還是一樣。落後 ........
    你上述所遇, 珊瑚也有你差不多的感受 ! 但我喜歡那種難忘感覺。
    記得在二三十前, 曾往尚未開發的飛來峽、飛霞山旅遊。 當時交通困阻,是要長途拔踄, 摹山踄水。 登山後投棧住宿 , 那山上客店簡陋, 且宿客稀疏 , 還記得冲涼是要自己動手, 用大鑊燒水。用有時間限制的發電機來發電照明, 當時間過了, 便漆黑一片, 晚上山上靜到怕人, 且襯托着霧雨紛飛的四月, 置身其中如返回古代, 有點心膽俱寒 ... 然而飛霞山上的景色好美 ......... 那感覺如今還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若果七,八年代返回大陸旅行,一壺水洗澡並不稀奇,我想現在一些山區,客觀條件所限,水,特別珍貴。但美景絕色就在孤山峻嶺。雖然三個鐘車程上山,震滕滕過一晚,冷冰冰去看日出,食無啖好食,又三個鐘車程落山,我還是覺值得的.....因為那感覺如今還在。

      刪除
  3. 哈哈,我肯定唔會去,冇得沖涼,咪攪。

    回覆刪除
    回覆
    1. 溫哥華好似是全世界最佳居住環境,生活條件富足,習慣乾淨。
      我就是要去找不同的人。

      刪除
  4. "只是看見那浴室的儲水式熱水爐,簡陋,不停滴水",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環境,我會先去嘗試“征服”那儲水式熱水爐,看看浴室内有沒有可用的盛水用具例如盆子,膠桶之類,將從熱水爐弄出來的水先放在那些盛水用具中,先洗面,手,腳等,然後確定還有多少水可用,跟著用最快的動作,好歹也沖一沖身。如果真的無法用熱水爐,會想辦法將一壺五磅裝的熱水用找到的盛水工具加冷水也好,怎樣也好,努力做到可以不止乾洗的清潔行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描述也是一種方法,為妳的假設鼓掌。
      只是對著那個" 啲嗒...啲嗒...啲嗒啲" 的電熱水爐, 一來我驚漏電,那麼我要變客地燒鵝,仲要係光脫脫嗰隻,二來不夠水壓,出水慢,凍唔死凍病影響心情,好似無水桶,有時又嫌不乾淨,洗得桶來又無水,應該無水勺,所以才會用那出水速度如飲管的水龍頭先弄濕毛巾,再將熱水瓶的不沸水和暖它才抹身。

      刪除
    2. 我回應你之後,也想到那個“電熱水爐”可能會漏電這個問題,也想到水桶可能不乾淨。當是一種經歷也好,人生總有不如意的時候。就算在家裡,我也曾經試過浴室煤氣爐因天氣潮濕無法啟動,還是在洗澡途中發現這個殘酷的事實(原來電視、電影情節不是虛構,只是無想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結果只有用冷水極速完成餘下的程序...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