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且把紫釵重新認


且把 < 紫釵 > 重新認

倘若隨便問一個人你識唱粵曲嗎?

相信大部份人會說出 < ! 落花滿天蔽月光 >

那麼第二句呢?  我估會是 < 霧月夜抱泣落紅 >

帝女花一劇中編劇付予周世顯的性格很正面他沒有安排盧昭容黃紅蓮的角色去讓周世顯有<失梅用桃代>的可惡心態他所面對的處境是國破家亡不事二朝選擇很明顯的只有一個忠孝兩難全唯有一死!周世顯是一個超超現實的人物他忠於情痴於愛冷靜面對逆境和白眼智慧地提出解決方法義無反顧的殉情是一個理性和感性得不可得的丈夫相反李益就向現實經驗世界走近一步!


<郎才女貌> 古今皆然的愛情價值觀

  也是驚愛李益之貌氣宇不凡談吐風雅!

盧太尉好一個才貌雙全的小儒生

崔允明十郎李益人瀟洒,偉略雄才將相芽!

  試問女子有才,焉能無貌!

  他拾釵傾心戀我貌堪愛佢博學也堪敬!

對於一個無才無貌的我真是好Hurt !!! 幸好小提對所有我愛的人已是

< 色相易改情難改 >  更何況人世間愛情美學本無常理,也貼上元人藍楚芳一首令人會心微笑的令曲,撫慰一吓脆弱的心靈:

我事事村他般般醜醜則醜村則村,意相投

則為他醜心兒  真博得我村情兒厚似這般醜眷屬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宋元口語中 : 村有時略同“蠢” “土里土氣”的意味)

<適婚年齡>

  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

于叔夜年方十九素徽少于郎三歲

  十五年來承父愛世顯年廿十

當今之世

十八歲結婚  咁早

廿八歲結婚  啱好

三八歲結婚  執到

四八歲結婚  遲得有譜

五八歲結婚  等到

六八歲結婚  自在更好


<一夜情>

崔允明:裁花之道,丈夫以重節義,創一生基業,

女子以守貞操,關係一生榮辱!

浣沙攔介痴心唯女子薄倖是男兒十郎認你還好如果唔認

反招凌辱你嫁佢一無三書二無六禮三無媒妁就算你暮才招嫁都唔應該即晚聯衾

<一夜情>這三個字很敏感我只能說種<>先考慮是否承受得起<>!

且聽早日<東張西望>節目中一位不知其名的 <靚模> 被問及是否介意一夜情她這樣回答如果是吳彥祖就唔介意,靚仔喎!

照情度理李益應是一個 <靚仔> !

唐滌生之所以為我所敬佩乃編者在處理劇情很大膽和富前瞻性不入迂腐不落俗套

作為一個編劇家,如果連這份創作勇氣都迴避,他不如歸去! 又怎可以誇世代超時空地傳誦至今!


<關顧之情>

揚關折柳愁絕蘭閏婦未敢怨征夫你莫為房幃恩愛誤前途

          你要先向隴西把平安報

花前遇俠小玉傷心你莫向人前說我恐壞郎君佢嘅好前程紫釵遺恨記炎涼

少提薄倖人名姓

正所謂 <好仔不如好新抱> 女方退一步為男方著想更能贏得丈夫的愛意!


<醋意>

小玉佢在你乘龍日半繞盤龍髻插玉燕釵腰枝款擺上畫閣中投懷向君弄髻描容佢斜泛眼波微露笑渦將君輕輕碰

小玉聞鐘鼓郎就鳳凰筵橫來白羽穿心箭酸得芳心碎盡落花田女子由來心眼淺那禁他金枝玉葉年年月月依戀伴郎眠妒酸風怒碎了桃花雙臉

完全地發揮女人對一個一<>以外的<>的想像力,以仙姐的美目盼兮,醋與媚的表情,時兒咬牙切齒心急口白快將聽眾的心緊找得急欲跟隨她去找個郎理論 !,

此兩幕戲更是後無來者的精彩越嗒越有戲味!


<顧全大局>

李益婚姻事小名節事大

李益雙淚難銷千古恨一詩能陷九重

李益我願受寃誣承反罪莫令我高堂白髮受株連寧甘碎剮服凌墀但求合抱埋雙燕

小玉虎嘯太尉堂雲飛森羅殿從天降下無情劍恐怕一族沉在九泉入門嘅氣燄今全歛願毀三生石上緣乞求棒下喪殘生待奴自把珠冠貶

你看,霍小玉自說一生自負,本來一心想妻憑夫貴,可以光耀霍家晚景,誰料母親已泣怨狀元也是狂風浪蝶,抱怨她不懂得<體念親心>,但三年來從不肯在母親面前對這段婚姻認錯的霍小玉,此刻聽到十郎一席話怎不沉下來呢!

你看 女人為了維持這段情為了守著這個家為了孩子總是先犧生自己。


<愛! 來自一份自重,堅持!>

李益枕邊愛有千斤重大丈夫處世做人應知愛妻兼盡忠!

小玉既盡愛何未潔身自重

李益:滄桑雖改情難改,怎抱琵琶向別彈!

李益來俊臣重婚棄舊受人唾駡萬千年

侯思正再娶琼芝未入贅以身殉權焰

李益憐淑女病榻尚流漣不為明珠忘故劍堂前難就合歡筵

在不同的年代裏,政治,經濟,社會的轉變都會影響每一個當代人的婚姻和事業,權力,財富,名譽,結婚,離婚,都在生命中不斷流轉,外在的誘惑越來越多,內在的修養越來越薄,是非黑白再不是粵語片年代那樣明顯,世情總是在 <霧月夜> 中進進退退???


千古文章唯一字 <情> ,說到尾,還是糾纏不清…

黃衫客負義忘情始亂終棄此乃世間第一作孽之事

情情愛愛寃孽孽公說得有理婆也說得有理,管他則甚!

世間兒女多恩怨誰非誰是怎分明!



時間過去,類同的人物,類同的情節在社會上不斷的重複…….
就讓戲曲的浪漫撫慰著人們惘然的心靈。


20106 26

2 則留言:

  1. 偶然步過,細讀此篇,的確很有意思,熟悉的曲詞,可以借古喻今重新理解,也可以放諸實例重新演繹。

    回覆刪除
  2. 平生已聽無數次,為文要把曲詞細看,寫文要靜心,現在何只三日不讀,不覺18個月不讀喇,自覺語言無味,心情煩燥,若有所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