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超越黑白見真性,轉換心念出囚籠」

---朱銘「囚」的解讀

 

/吳順令 (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 人間系列--- > 是朱銘<<人間系列>>的總結性作品,不同於之前由個別面向切入的風格,< 人間系列—囚 >已淬鍊成一個生命普遍性的符號---是「下學上達」的騰越,是「由博返約」的純淬,也是點撥世俗價值迷障,直探生命本質的展示,

更是朱銘「修」 與「放」藝術哲學的精采表現。

 
< 人間系列--- > 採用京劇式的象徵語言,以一個簡單的「囚籠」意象作為展示,讓每個站在囚籠面前的觀眾,都化作一個「沉思者」。

 

沉思自己與囚籠的關係,

沉思自己在囚籠之內 ?

還是囚籠之外 ?

 
這是一種把創作者的想法隱藏起來,讓出更大的空間,給觀眾自己去思考的方式,是「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創作理念。

 
相較於羅丹的 <地獄之門> ,朱銘的 < 人間系列--- > 暗藏了 「自由之門」的深層意涵。朱銘在作品中放置了打開囚門的鑰匙,讓被囚禁的人有機會離開囚籠。這個巧妙的設計,正是朱銘傳承中國聖賢的菩提心。這把鑰匙代表的是生命自作主宰的本性,是人生希望的種子,是指引每個被囚禁在黑暗中的人的一線曙光。

 

囚籠裡的罪犯不論是仰望天空,祈求上天的救贖,或俯視大地,祈求母愛的懷抱,都是生命回歸母體的象徵。朱銘給機會願意反醒的人,也強調勇於突破束縛,回歸生命單純、自然的本來面貌,是每一個人必需努力的功課。

 

201225


                                       朱銘作品, 現存放在香港中文大學-  門

 


志蓮淨苑


障礙

早上醒來無瑣事

正是重遊志蓮時

 

志蓮淨苑自2000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我慕名4年後才有閑暇初次登臨,

一般,我是從西門進入,旋即被那一條適心裁培的樹木和地上鋪切細緻的路徑所吸引,心頓然平靜下來,緩步過走廊,耳聞揚聲器放出真人誦經,看看精工鑄造的龍面鋪守(門環),抬望眼看看那樑上的瓦檔,仿唐式的木構建築風格,主調是啡色,給人一種沉實穩重的感覺。

 

來到祖堂,先向早上先師來過三扣首,信步到 <水月觀音殿> 一訪一細閱內文說以水中之月比喻世事無常,如幻非真,菩薩觀空不住空,達到自在無礙的境界。

此時,在烈日高掛,氣溫高達33度下,送來陣陣微風,倍感涼快!!!

由於喜歡中國書法, 對對聯特別敏感, 且摘錄為記 :

 

紫竹林中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金蓮座上菩薩大慈悲常觀自在身

 

來到大雄殿,供俸著莊嚴的覺者先師釋迦牟尼佛,左面是管智慧的文殊菩薩,右面是管實踐的普賢菩薩,轉出設有一小賣部 ,今天不見我初訪時擺放出來的 < 十大礙行> 摺扇 ( 另見下文 ),此扇可作為自已失意迷惘,得意忘形時張開一看,調整一下思緒。跟著便是藥師殿,也把吳立民先生的禪對摘記下來 :

 

日光月光佛光光光互攝攝入琉璃光

人心天心禪心心心相印印在菩提心

 

面對著大雄殿而立是彌勒佛殿, 此外還有鍾樓,鼓樓.藏經閣等。

 

旅遊中國大地景點,寺院是經常在參觀之列,我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自己也是重複了很多次才注意到寺院的佈局安排,此外,志蓮亦恰當地不設那偌大的 < 風調雨順>菩薩。

 

宗教和藝術也有著密切的相連,庭園中裁種著羅漢松,九里香,火棘,山松,細葉蓉,福建茶,紅果仔,和那正在盛放的花葉勒杜鵑.,果是莊嚴靜土,美化空間,不能不提及的當然是四個蓮池,每次到訪總有拍友長火,短火,彎腰,側膊,細意捕足池內淡雅高潔的蓮花,這麼多年來,志蓮淨苑都保養得很好,所花費的心力自是不少!只要懷著物我相通,覺物有情的心態,得著是不足為外人道。

2009年8 月2 日

EQ 情緒智商




EQ情緒商數

 

摘自都市日報---懶爸媽.好孩子/作者 : 黃曉紅


EQ(情緒商數)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Daniel Goleman所創,他認為一個小朋友將來是否成功,20%取決於IQ,而80%取決於EQ

一個情緒商數高的人,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感受,亦有同理心,懂得關心別人,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高EQ者並且能夠長期堅持,面下需要不斷練習的任務如學琴, 學跳舞等,也可做到持續忍耐,不會半途而廢。面對別人挑釁時,能夠控制衝動,平復情緒,沉著應戰,而不是憤怒激動,或者將內心的憂慮和煩躁表露無遺。

EQ者同理心不強,不懂得推己及人,不了解他人感受,遇上錯折時憂心忡忡,甚至信心盡失,感到難以接受。例如朗誦比賽得不到名次,立即如洩了氣的皮球,一蹶不振。他們的情緒反覆,令人難以親近,繼而影響社交生活。面對失敗時,他們感到羞恥,悶悶不樂,盡量不去提及失敗的經驗。

如何培養高EQ的孩子 ? 透過歐美情緒教育,遊戲治療,高速學習等多元化方法,EQ訓練除了讓小朋友學懂如何正面處理情緒,在挫折中站起來,更在小組中互相學習,積極樂觀地面對負面感受,進而將負面惰緒轉化為正面動力,並長期保持自尊自信,尊人愛人的狀態。對家長來說,最快慰的是發現孩子隨著情緒愈趨正面,心靈也愈來愈健康 !

上文的對象是針對小朋友,但我認為父母、僱主、僱員、戀人、朋友、議員、示威者,總之是人,也需要管理好情緒商數。然而,就算同一個阿媽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高EQ是值得讚賞,卻也不必太過遺反個人情緒喜好,不然,長期被抑壓,不懂得找尋適當的宣洩渠道,例如音樂、書畫、運動、攝影等嗜好,一旦爆發,情緒失控,容易造成難堪的場面,甚至壤成很大的血案,君不見有些凶手,平時都是沉默寡言,人樣一個 !

Are you Happy

Are you happy ?


沒想到英文 [Happiness] 中文解作[幸福],問你Are you happy ? It is easy to answer. Yes or not. 問你感到幸福嗎?頓時茫然肅穆地沉思起來。[幸福論]這個老生常談的人生課題,那個年代設壇講學都會座無虛席,證明很多人都想理解 [幸福] 的定義和內涵是甚麼?
未說如何尋找幸福之前,先說那些因素引起不幸福的感覺,沒有學位嗎? 沒有高薪厚祿嗎? 沒有名牌屋苑嗎? 沒有名車嗎? 沒有如意的伴侶嗎? 沒有成材的子女嗎? 沒有美貌智慧和身材? 加上一連串不好說的物質條件,不幸福指數不偏高才怪呢 ! 人言人殊,這些準繩在那裏? 這些尺度在那裏? 在自己心裏。




不快樂的人,容易依附於外在事物去尋找快樂,最常見的就是他們認為某個目標的實現會給他們帶來永久的快樂。比如,調了職之後,結了婚之後,買了房子和車子之後,整容之後……殊不知根據「180日效應」,所有的東西180日後,心裏便失去達致興奮雀躍的快樂情緒,擁有的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繼而再追求另一目標,也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了又產生新的問題,所以,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人生就是為解決問題而來,因為解決問題令人生「快樂感」,遇見未能解決的問題令人生「煩惱感」。所以,你煩惱,因為你選擇煩惱。你也可以鬬氣說:我享受煩惱。




個人當前面對的局面是人在生命旅途中一連串偶然性出現的取捨抉擇的結果,在取捨抉擇的過程中,個人內在的性格和個人的外在的客觀情況影響著決定。大部份人的日子是平淡的,常常大悲大喜,什麼人也無法承受。人活著總是要接受社會法制約束。我們覺得不快樂,可會反問自己所求是否合理,是否心存僥倖,是否如佛家所說的「八苦」中因為「得不到」而自尋煩惱。




一個人的幸福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他計較得少。幸福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常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紛亂,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靜的心田。清靜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無窮物慾的心,只有放下障礙、開濶心胸,心裡自然清靜無憂,幸福感猶然而生。



要尋找幸福應多跟快樂的人在一起,快樂是有感染力的。而怨恨、悲觀、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也是有感染力的。消極悲觀的不一定就是壞人,但至少説明他們對生活缺少足夠的智慧和修為,而一個沒有智慧且不熱愛生活的人又怎麼會快樂?擁有優裕物質條件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罪人,大部份人都是俗子,心靈建設應該有基本的物質條件支持。一個人要能認識自己的條件,認識自己的能力和處境,不要為一些自己目前無法改變的東西耿耿於懷。踏實和盡力地走自己的路,即使無法幹出一番事業,卻也沒有辜負人生。



2013年1 月7 日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循環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大自然的循環往復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願,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改變。禮記說得好: 「天無私覆,地無私蓋,日月無私照」,變的,只是自己的心情如何去理解而已,心情好時,落葉也很美,滂沱大雨也不覺討厭,看悲情劇也不覺苦;若是心情不佳,落葉好像在嘲笑我,滂沱大雨更添我的愁緒,悲情劇更讓我感同身受,不由得同聲一哭。


循環不單只發生在大自然,投資市場一樣是不斷在循環,牛市熊市,旺市淡市,升市跌市,慢如橫行,急如單日轉向,時宜通漲,時宜通縮,創富者皆能沉著慎思,早著先機,適時進退;反之,進退失遽,成為人家的點心,嗚呼哀哉 !

商品有<產品週期>,如何因應市場需求設計產品,透過市場營運策略促銷,創造產品的黃金期,直至產品「老化」被市場淘汰,最後消失於市場,因此亦牽連著一間公司的創業,守業,如未能創出更新產品,便會面臨結業。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循環,卻是一條「單程路」!
孩提時候,萬千寵愛在一身,一舉手一投足皆弄得哄堂大笑,這階段精力充沛,活潑好動,腦筋靈活,只知吃喝玩樂,易哭易笑,皆因無數字慨念纏心,不著名利權貴,責任未降臨。及至盛年過後老將至,眼漸矇,耳漸聾,手慢,腳慢,腦筋慢,氣虛體弱,精力不足;幸福者有家人照顧憐惜,不然,貧病孤寡淒然離去 !
到底是剩得一點看得見帶不走的財富和自身的經歷,抑或是曾經帶給身邊的人和社會造成傷害,結局要看各自在那朝來寒雨晚來風的生命旅途中如何拿捏取捨 !

 


20119 27

字趣


字 趣

1.   1.物件:[]商品/產品

                 2.人性:品性[]人的行為依一定法則進行

                 3.舊時官階:一品,九品

                 4.辨別優劣:[]品茗,品評

2.   1.水晶:茶晶/墨晶

                 2.晶體:結晶

                 3.明亮:晶亮/亮晶晶

                  <晶瑩>透明澄澈

                  <晶體管>用鍺,矽等晶體製成的電子元件

3.    財源興盛

4.     1.樹木茂密,繁多:森林

                   2.陰暗可怕:陰森

                   <森羅殿> 神話指閻羅王所在的殿堂

5.    []水大的樣子

                  <淼淼>水面廣大無邊際,煙波淼淼

6.     光彩閃爍的樣子

7.     []土高起的形狀

                  []堯的俗體字

8.     []眾多,奇特,參差不齊

                  <磊磊>   石頭很多的樣子

                  <磊落> 1.胸懷坦白:光明磊落

                         2.儀容俊偉的樣子

9.     不正當的性行為

10.   []1.鳥獸的細毛:毳毛

                   2.粗糙的毛織物:毳帳

11.    1.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小動物

                   2.某些動物的別稱,大蟲 (老虎),長蟲()

12.    1.<>的異體字

                   2.牛受驚狂跑

13.     []羊騷臭,與<>字同

14.     []猶疏也,不精細的

15.    新殺曰<>的本體字

16.    1.用力的樣子

                   2.古時石碑下刻著石龜作為碑座

17.     [動名]附耳低聲說話

                                                          姓氏

18.     1.象聲詞,模擬雷鳴,爆炸,崩裂等發出的巨大聲響

19.     直立,高聳

對三個重壘字感興趣已久,祇是一直都未有時間整理,剛好查閱字典,才認真的臚列出來;開始時只隨著腦震盪一些字,誰知在過程中越揭越覺有趣,越揭越多,再整合時,發覺中國不失為一個農業社會,牛羊魚鹿都用上了,另外,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再顯示它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

2010年9 月6日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黑與白


黑與白

 
太極圖中,一條曲線將它分為兩半,一半白一半黑

 

白者是陽,可以解說是忠、是正面的、積極的,   

 

黑者是陰,可以解說是奸、是負面的、消極的,

 

白中又有一個黑點,表示陽中有陰,好中會有壞,

 

黑中又有一個白點,表示陰中有陽,壞中會有好,

 

 S」形曲線分開的兩半,酷似兩條魚,所以俗稱陰陽魚。這一圖深刻而形象地說明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陰陽二氣、二性這樣兩種對立的勢力相互聯結的統一體。

 
其圓心作任何一條直線將之分成兩半,任何一半中都包含陰陽兩個因素,絕不存在孤立和沒有內在矛盾的成份。

 
二元論是本體論的一支,意思即宇宙由兩種主要元素組成,至於是哪兩種元素,則不同的學說不盡相同。如笛卡兒的精神與物質二元論(心物二元論),瑣羅亞斯德教的光明與黑暗二元論,如摩尼教的上帝與魔鬼二元論,甚至中國的太極,也是二元論的例子。彼此有著相類相異之處,日常生活的人情事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制衡,渾成一個圓體交纏的存在著。

 

娓娓與喋喋

〜娓娓與喋喋〜

(修訂版)
摘自余光中自選集寸心造化P.367
一九八六年一月九日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如果有一種電腦可以統計,像日行萬步的人所帶的計步器那樣,我相信其結果必定是天文數字,其長可以繞地球幾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幾場。
有人說話如嘶蟬,並不一定要說甚麼,只是無意識的口腔運動而已。
說話,


有時只是掀唇搖舌,
有時是為了表達心意,
有時,卻是一種藝術。



許多人說話只是避免冷場,並不是要表達甚麼思想,因為他們的思想本就不多。
至於說話而成藝術,一語而妙天下,那是可遇不可求:要記入<<世說新語>>或<<約翰生傳>>才行。哲人桑塔耶納就說:「雄辯滔滔是民主的藝術;清談娓娓的藝術屬於貴族。」他所指的貴族不是階級,而是趣味。



最常見的該是兩個人的對話。其間的差別當然是大極了。對象是法官、醫師、警察、主考之類,對話不但緊張,有時恐怕還頗危險,樂趣當然是談不上的。
朋友之間用心的閒談,如果兩人的識見相當,而又彼此欣賞,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如果雙方的識見懸殊,那就好像下一盤棋讓子,玩得總是不暢。要緊的是雙方的境界能夠交接,倒不一定兩人都有口才,因為口才只宜於應敵,卻不宜用來待友。
甚至也不必能健談;往往一個健談,一個善聽,反而是最理想的配合。可貴在於共鳴,不,在於默契。真正的知己,就算脈脈相對,無聲也勝似有聲:這情景當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
這世界如果盡是健談的人,就太可怕了。
每一個健談的人都需要一個善聽的朋友,沒有靈耳,巧舌拿來做甚麼呢?
英國散文家海斯立德說:「交談之道不在說話,也在會聽。」



在公平的原則下, 一個人要說得盡興,必須有另一個人聽得入神。如果說話是權利,聽話就是義務,而義務應該輪流負擔。同時,仔細聽人說話,輪到自己說時才能充份切題。我有一個朋友,迄未養成善聽人言的美德,所以跟人交談,往往像在自言自語。凡是音樂家,一定先能聽音辨聲,先能收,才能發。
仔細聽人說話,是表示尊重和關心。
善言,能羸得聽眾。
善聽,才羸得朋友。



如果是幾個人聚談,又不同了。
有時座中一人侃侃健談,眾人睽睽恭聽,那人不是上司、前輩,便是德高望重,自然擁有發言權,甚至插口之權,其他人就只有斟酒點煙、隨聲附和的份了。
有時見解出眾、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獨攬話題,語驚四座。
有時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與主客,一來一往,你問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談話的大勢,也能引人入勝。
最自然也是最有趣的情況,乃是滾雪球式。
談話的主題隨緣而轉,愈滾愈大,眾人興之所至,七嘴八舌,
或輪流做莊,
或旁白助陣,
或爭先發言,
或反覆辯難,
或怪問乍起而舉座愕然,
或妙問迅接而哄堂大笑,


一切都是天機巧合,甚至重加排練也不能再現原來的生趣。
這種滾雪球式,人人都說得盡興,也都聽得入神,沒有冷場,也沒有冷落了誰,卻有一個條件,就是座上盡是老友,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良宵苦短,壁鐘無情,談興正濃而星斗已稀。日後我們懷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難忘的高潮。
……
剩下的一種談話,便是跟自己了。



我不是指出聲的自言自語,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發現自己內心的真象,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者始敢單獨面對自己;唯智者才能與自己為伴。一般人的心靈承受不了多少靜默,總需要有一點聲音來打救。所以卡萊爾說: 「語言屬於時間,靜默屬於永恆。」可惜這妙念也要言詮。

這樣的情景,看官可有熟悉的感覺,妳我她在過往的留言中都曾不經意地發生過多少次令人會心微笑的回憶,這也是我為特選此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想余先生當然也曾經身歷其中,才會寫出這篇文章,至於那句:「日後我們懷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難忘的高潮。」更令人珍惜今日的網絡緣。

2012年8月12日

從破曉到黃昏



從破曉到黃昏

 

我所認識的顧媚便是顧嘉煇的姐姐,她是一位歌手,最為時人所知便是電影同名主題曲<不了情>,早年宣報她開畫展,只覺得是退出歌壇後培養出來的興趣,當看過她的著作:顧媚回憶錄<從破曉到黃昏>,才知道畫國畫對她並非一朝得來,而是從小在她父親顧淡明的薰陶下,中國工筆畫一直陪著她成長,現在踽踽獨行於溫哥華,以畫為伴。

 
顧媚生於1929年,原來今年她都已是82歲,回憶錄中她很率真地闡述童年時在廣州小康之家的生活,可是在她五歲那年,父親在外另築愛巢,一家鬧得雞犬不寧,她這樣寫道  <父親偶然回家就跟母親大吵大鬧,母親讓著要跳樓自殺,闔家都不得安寧,結果每次吵了一架後父親便走了>P.29,七十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情節,在劇集、在身旁偶有所聞,令人慨歎。雖然如此,她父親對子女的教育依然關心。
 

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正值多事之秋,列強入侵,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為八十多歲那一脫人造成難以磨滅的傷痕,顧媚沒有例外,我老媽也沒有例外,提起<日本仔>都會N 咬牙切齒地重述當年苦況,而顧媚和她媽媽,還有兩個弟弟嘉煇,嘉鏘一起逃難,寄人籬下,嘗透世態炎涼,親身體驗人情冷暖,我想因此她這樣形容自己的性格,<我是一個十分孤傲的孩子,沒有人喜歡我> P.25
 

顧媚一生曾經歷過幾段我個人覺得頗為草率的愛情,而那段婚姻更傷透她的身心和財富,她父親在經歷兩段並不和諧的婚姻後,更對她說:嘉瀰(顧媚的原名),如果你有自己的本事,獨身也未嘗不可,他的寓意我領會到,父親仍是疼愛我的,但我們都不擅表達。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想擁抱他一下。 P.157
 

六嬸方逸華與顧媚算是識於微時,一直很照顧這位閨中姊妹,然而,朋友扶搖直上,掌握大權時,在公開場合開玩笑,應該要有分寸,且看她如何道來:
有一次我們在旅行歸途中,她對眾人說回到香港後要請客,我知道是她生日(她每年生日都請客,但不許別人提及是她生日),我便對她說了一句:<生日快樂> ! 她叫我停止,我就更繼續說了幾聲:生日快樂!

 
方逸華滿臉不高興地說你再說一聲,我就生氣了。她當場把臉一沉,果真是生氣了!在領取行李時,她說已取消請客,也許是當眾人前,她下不了台,也許是我說話太肆無忌憚,我們是數拾年朋友,已習慣了互相取笑,我一時忽略了她今時今日的地位.....原來人是會因環境而變遷的。但無論如何,方逸華對我是有恩的。.....P.273
 

現在談顧媚不能不談中國繪畫,她的畫作多以雲霧為主,善用古碑般重疊的線紋,層層渲染,使觀者融入柔美的畫境。她最初學藝於嶺南畫派的趙少昂,後又吸取了胡念祖寫意山水的朦朧意象,還學習了呂壽琨革新水墨的哲理思想,加以融會貫通後另闢蹊徑,不僅體現出了中國傳統山水畫求自然、呈心性的意境,又結合西方繪畫的光影效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畫意。
 

很多記者都問她同一個問題:從絢爛歸於平淡,你是以怎樣的心態來改變自己的?我的答案剛好相反:<我覺得我是從平淡歸於絢爛,以前的日子是無意義的,今天才是我所需要追求的生活>P.140

樂透一生


樂 透 一 生

馬斯洛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對人類六個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型):



   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心靈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發揮潛能,追求成長)

 

4.受人尊重的需求 (追求自我價值感)

 

3.愛與隸屬的需求 (愛、被愛和有歸屬感)

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免於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傷害和恐懼)

 

1.生理的需求  ( 水、食物、溫暖和性 )



 

 

人類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得到滿足後,音樂將穿梳我們一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當我還在母體的時候,她已唱著她的潮州音樂,不只是<自己顧自己>,也顧我;

一些有認知的母親,也會買些輕音樂為BB進行胎教;
進讀<低B班>時已開始在愉快學習的唱遊班裏成長;

經過<在森林和源野是多麼的逍遙>的小學生崖,加上教育倡議一生一體藝,小小年紀,不掌握一種樂器,似乎有失家長體面,於是,綱琴,小提琴,長笛,最低限度木童笛,口琴也要學習一二,才不負少年;


任何一種宗教都會透過音樂禮儀表達對宗主的讚頌,倘若就讀的學校是有宗教背景,詩歌班也是培養和鍛錬音律的好地方。另外,校有校歌,會有會歌,黨有黨歌,國有國歌;商場也會播放一些輕音樂鬆弛客人的心情,促進購物意慾。


社會上,流行的、古典的中外音樂,林林總總,多不勝數。以個人喜好排首位的音樂種類,當推任白龍梅的唐劇,因為他們豐富了我的生活,滋潤了我的心靈,亦使我的文字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除此之外,音樂還是我的語言老師,因為我很喜歡金嗓子蔡琴的歌,特別是老歌,那低沉磁性的聲韻,很能夠唱出那個年代的味兒,令我感受到愛情跌倒的傷痛,兩情相悅的甜蜜,離愁別緒的牽掛,起落人生的詠嘆,一段段無奈的曲,一段段無奈的詞,唱盡了人在面對難以掌控的感情事!子曰: 學而時習之! 經過多加吟咏,反複吟咏,日積月累的情況下,很隨意的製造了一個學習普通話的語言環境,足可以應付一些生活上的對答。

2010年9月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