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Are you Happy

Are you happy ?


沒想到英文 [Happiness] 中文解作[幸福],問你Are you happy ? It is easy to answer. Yes or not. 問你感到幸福嗎?頓時茫然肅穆地沉思起來。[幸福論]這個老生常談的人生課題,那個年代設壇講學都會座無虛席,證明很多人都想理解 [幸福] 的定義和內涵是甚麼?
未說如何尋找幸福之前,先說那些因素引起不幸福的感覺,沒有學位嗎? 沒有高薪厚祿嗎? 沒有名牌屋苑嗎? 沒有名車嗎? 沒有如意的伴侶嗎? 沒有成材的子女嗎? 沒有美貌智慧和身材? 加上一連串不好說的物質條件,不幸福指數不偏高才怪呢 ! 人言人殊,這些準繩在那裏? 這些尺度在那裏? 在自己心裏。




不快樂的人,容易依附於外在事物去尋找快樂,最常見的就是他們認為某個目標的實現會給他們帶來永久的快樂。比如,調了職之後,結了婚之後,買了房子和車子之後,整容之後……殊不知根據「180日效應」,所有的東西180日後,心裏便失去達致興奮雀躍的快樂情緒,擁有的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繼而再追求另一目標,也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了又產生新的問題,所以,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人生就是為解決問題而來,因為解決問題令人生「快樂感」,遇見未能解決的問題令人生「煩惱感」。所以,你煩惱,因為你選擇煩惱。你也可以鬬氣說:我享受煩惱。




個人當前面對的局面是人在生命旅途中一連串偶然性出現的取捨抉擇的結果,在取捨抉擇的過程中,個人內在的性格和個人的外在的客觀情況影響著決定。大部份人的日子是平淡的,常常大悲大喜,什麼人也無法承受。人活著總是要接受社會法制約束。我們覺得不快樂,可會反問自己所求是否合理,是否心存僥倖,是否如佛家所說的「八苦」中因為「得不到」而自尋煩惱。




一個人的幸福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他計較得少。幸福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常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紛亂,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靜的心田。清靜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無窮物慾的心,只有放下障礙、開濶心胸,心裡自然清靜無憂,幸福感猶然而生。



要尋找幸福應多跟快樂的人在一起,快樂是有感染力的。而怨恨、悲觀、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也是有感染力的。消極悲觀的不一定就是壞人,但至少説明他們對生活缺少足夠的智慧和修為,而一個沒有智慧且不熱愛生活的人又怎麼會快樂?擁有優裕物質條件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罪人,大部份人都是俗子,心靈建設應該有基本的物質條件支持。一個人要能認識自己的條件,認識自己的能力和處境,不要為一些自己目前無法改變的東西耿耿於懷。踏實和盡力地走自己的路,即使無法幹出一番事業,卻也沒有辜負人生。



2013年1 月7 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