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死啦!


 

死啦!!!
很多人都談死色變,忌諱不言!
如果你問我怕不怕死,此刻我會扮瀟灑說:已聞道,死何足懼!
法國哲學家沙特說:我們的出生是荒謬的,我們的死亡也是荒謬的。我不是自願來到這個麻煩的世界,更不是心甘情願的離開這個世界;誠然我沒有權利選擇是否拿那一條鎖匙,開啟那一戶人家的門,給我一個有定的期限,期滿便離開;但我也回應說凡人,煩人,也就是 : 既來之,則安之!!!
生物醫學界很容易判斷確認死亡:心臟停頓呼吸停止腦幹失效便宣告死亡。哲學家宗教家認為人是靈魂和肉體的結合所以一個人肉身雖死,他的人文價值(如果他有!) 精神是不死的!!無論是蒙主寵召或是往生淨土它的生命將在另一個空間裏延續,好讓我們對不可知的未來有一點冀盼!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就是說一、二成開心事,足已令人戀生,包括捨不得現世的權位財富,親屬朋友,戀人或是一些未完成的責任,未了的心願 ; 所謂怕死是因為對死後世界一無所知而產生的不安和恐懼。但我們不能不承認生命的開始就是面對死亡!迎接那不知何時降臨的死亡! 這一點無論貧富賢愚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每晚躺在床上都死一次,如果明早可以再開始,都是上天對我的恩賜
能夠常懷著不止<<活在當下>>還要<<活好當下>>的心情,把事務當做第一次,把相知相遇都當做第一次,也許可能是最後一次,我們會變得更認真去完成每天的工作,我會變得謹慎和珍惜身邊的一切
俗世中有很多人雖生猶死有些人卻雖死猶生!
好像 <唐滌生> 先生,潘國靈引述哲學家尼采的格言:死得其時, 死得其地!!認為唐先生能夠死在觀看自已編撰的劇目<再世紅梅記>時的戲棚---利舞台,不失為一種美; 那麼,作為一個武術家 <李小龍>,不死在擂台上,卻死在床上未免可惜!!也許男士們會覺得死得風流又何妨!!小思教授也曾形容 <青文書局老闆羅志華> 死在書堆中是「殉書者」。
20096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