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行善


行善

 

小姐,幫我買支旗呀!.... 買左喇!都唔見佢身上貼有標纖。
小姐,幫我買支旗呀!.... 買左喇!不過幫你買多支喇。
小姐,幫我買支旗呀!.... 好呀!
小姐,幫我買支旗呀!.... 掉頭走!

香港大部份慈善團體都是香港社會聯會轄下,經費主要來自香港政府撥款、香港賽馬會、團體成員自行募捐和進行一些慈善活動,其中一種便是賣旗籌款。既然找不到香港賣旗的歷史,愛瞎扯的我,惟有推想 < 賣旗日 > 是從英文的 Flay Day 翻譯過來,不然,明明是賣貼紙或標纖,怎麼沒有 < 旗幟 > 的蹤影?印象中,從前只有星期六早上才有售旗籌款活動。近年,可能申請機構數目多了,閒日都經常有售旗籌款的活動,有時甚至港島區一個機構,九龍區另一個機構。

很可惜讀書時沒有參與過這類有意義的活動,但是買旗的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的。我有一個習慣便是收集這類慈善籌款機構的標纖。久而久之,現在發覺也頗為可觀,翻看這些歲月中蒐集得來的標纖,細看不同機構的設計也饒覺有趣,但不知道國外可有如此頻密的 Flay Day

近年,一些具知名度的環保組織,國際醫療機構,扶助貧困國家的團體會在街頭擺檔,三五成組的年青人會努力尋找目標,勸說途人捐款。聞說,勸捐者是有 < 獎賞 >回報的,所以扣除高昂的行政費後,實際到達受益者會大打折扣。這一點我個人還可以勉強接受,因為我抱著如果覺得是對的,便不用猶疑去行動支持,既是捐出了就要相信相關機構。

本來售旗籌款這種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又可以讓學生在求學時期學習服務社會,應是一件不錯的活動。可是當我發覺近年有些機構名稱是相當陌生,或有些故意疑似類似一些知名的團體時,我會予以拒絕。所以每次買旗都會看一看機構名稱。曾經站在路旁觀看一個我認為是<搵食團體>,只是胸前掛著甚麼幫助老人的捐款箱,斷斷續續便有市民捐款,值得高興是香港有很多不假思索的善心人,也感到惱恨那些可惡的香港人騙取別人的善心。

 

20119 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